燃烧的时间线,2077特遣队与人类文明的火种保卫战
开始)
阿富汗山区的夜空被防空警报撕裂成碎片,当爆炸的冲击波将陆沉掀翻到战壕外侧时,他胸前那枚嵌着暗红色晶体的金属牌突然开始灼烧,滚烫的温度穿透防弹衣,在混沌意识中烫出清晰的刻痕:这分明是昨天刚接手的装备,此刻却像熔化的铁水般渗入胸口皮肤,最后的视觉残留是远处地平线腾起的蘑菇云,战术目镜右下角的倒计时归零瞬间,2023年的硝烟骤然凝固成琥珀。
再次睁开眼睛,映入瞳孔的是巴比伦空中花园层叠的阶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量子物理学家、2023年特别行动组成员陆沉,正站在公元前539年的波斯军营,看着居鲁士大帝的投石机将燃烧的沥青弹抛向城墙,滚烫的时空扭曲感撕扯着神经,他听见藏在巴比伦城中的叛军正用无线电频率呼叫空中支援——与二十一世纪恐怖分子相同的加密波段。
这是"火线计划"的第三次实战测试,三个月前,上海地下700米的秘密实验室内,代号"燧人氏"的时空共振装置在试运行时,将六名工程兵的意识投射到了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当他们在现实世界昏迷72小时后醒来,实验室主控屏上多出了十二段不属于任何数据库的战场录像,其中甚至包括德军尚未正式列装的虎式坦克改进型图纸。
"这不是时光机,而是跨维度信息捕捉器。"白发苍苍的首席科学家周远山用激光笔指着全息投影,"我们打开的时空裂缝就像蜘蛛网的结点,那些平行世界里的人类始终在与某种未知力量作战,而你们的任务,是抢在历史关键节点被篡改前完成锚定。"
陆沉摸向腰间量子态转换器的手顿在半空,波斯弓箭手阵列后方,两具身着黑色纳米作战服的尸体正渗出靛蓝色血液,伤口处的电离灼痕与三天前阿富汗战场发现的未知武装分子完全一致,居鲁士大帝的羊皮地图在怀中突然颤动,羊皮背面浮现出用现代摩尔斯电码标记的坐标:古罗马城地下水道,公元前44年3月15日。
第四次跃迁带来的时空震荡让陆沉跪倒在台伯河腥臭的淤泥里,凯撒遇刺前三日的月光下,二十名身披深紫色斗篷的神秘人正在搬运钨钢打造的机械设备,电离辐射检测仪发出刺耳鸣叫,当陆沉用激光切割器划开地下暗室的铅封时,量子通信装置突然接收到来自1945年广岛的加密频段——正在组装铀棒的日本科学家身边,出现了同样制式的深紫色斗篷。
"他们的时间线比我们领先七个世纪。"柏林地堡内的爱因斯坦全息影像开始数据溢出,"这些穿越者在每个文明的转折点植入技术病毒,当足够多的平行世界被感染,现实维度就会像多米诺骨牌般坍塌。"
当陆沉小队强行突入公元前221年的咸阳宫,量子扫描仪在传国玉玺内部发现了微型反物质容器,三十六个平行时空的数据流在战术目镜上交错成银河,他们终于看清那条贯穿所有文明的暗线:每个版本的人类都在对抗某个将文明之火视为威胁的高维存在,而所有时空裂缝中都飘荡着靛蓝色血液的余烬。
在诺曼底登陆的炮火中,陆沉的转换器锁定了海滩暗堡里的时空信标,D-Day当天的潮水突然退却三公里,八架印着铁十字标记的隐形战机从乌云中俯冲而下,量子刀划开德军上尉的咽喉时,陆沉在他的个人终端里发现了标注为"2077年火星殖民地"的作战日志——那正是周远山教授办公室挂历上用红圈标记的日期。
第十三次跃迁降落在寂静的广岛废墟,1945年8月5日23时17分,身穿防护服的影子部队正在核爆点架设某种相位转换装置,当陆沉引爆战术核弹头摧毁设备时,转换器突然接收到215条平行世界的求救信号——每个时空的人类都在用不同方式传递着同样的二进制密码:阻止观测者的降临。
时空裂隙在眼前绽放成克莱因蓝的漩涡,陆沉看着量子转换器上不断倒退的倒计时,被高维力量腐蚀的周远山正站在火星殖民地的主控室内,三十六个平行世界的核弹发射井正在同步启动,防护服内的体温将金属铭牌炙烤得发红,上面镌刻的古老苏美尔文字在强光中显形:火种保管员第2077号。
"他们修改的不是历史。"陆沉将转换器能量核心插入火星殖民地的中枢模块,"而是人类每次浴火重生的可能性。"超新星般的光芒中,量子纠缠态的兵马俑军团冲出时空裂缝,拜占庭的重甲骑兵踏着反物质推进器掠过近地轨道,二十二个世纪积累的文明之火汇聚成贯穿维度的光矛。
当现实世界的朝阳照进上海实验室,陆沉胸口的金属铭牌已冷却成灰白色,全息屏幕上跳动着2077年的新讯息:火星殖民地纪念碑刚刚落成,碑文记载着某个未署名的传说——当人类文明的火种濒临熄灭,会有燃烧的时间旅者从所有时空中同时站起。
(全文共计1836字)